因广告语涉嫌夸张缺乏事实依据,日前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淀分局发布了对瓜子二手车的处罚决定书。处罚书内容显示,瓜子二手车“创办一年、成交量就已遥遥领先”的宣传语缺乏事实依据,与实际情况不符。工商局责令瓜子停止发布违法广告,并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罚款 1250 万元。
对此,瓜子二手车发布声明做出回应,称其广告语并未夸张,系基于事实的客观表述。因此对该决定提出异议,并已根据法律程序申请行政复议。
以下是瓜子二手车官方声明原文:首先,感谢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感谢海淀区政府的支持,我们会继续积极与监管部门建立沟通管道,在其指导下确保自身健康稳定的发展,实现企业的社会价值。但针对该决定瓜子二手车也深感遗憾,我们对该决定的定性存有异议。为此,我们已根据法律程序申请行政复议,相信最终会得到公平合理的裁定。
诚信、遵纪守法一直是瓜子二手车的经营前提。我们再次重申,“成交量遥遥领先”广告用语是瓜子基于事实的客观表述。
根据会计师事务所对瓜子成交量的审计结果,结合公开数据: 2016 年,瓜子二手车成交量为19. 5 万辆,高于线下最大的二手车经销商广汇汽车( 9 万辆,二手车业务,下同),高于线上第二名优信二手车( 13 万辆,2C业务,下同); 2017 年,瓜子二手车以48. 5 万台的成交量超过了全球最大的北京花乡旧机动车交易市场( 45 万辆)、广汇汽车(20. 33 万辆)及优信二手车(28. 4 万辆)、人人车(17. 5 万辆,公开报道)。 2018 年上半年,瓜子的成交量达33. 6 万辆,在中国二手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达到6.7%,远超广汇汽车(14. 24 万辆)及优信二手车(19. 7 万辆)。瓜子成交量持续占据领先地位。
广告的作用是广而告之,不能最终决定交易。二手车交易的服务链条较长,成交的关键更在于产品体验与服务承接能力的优劣。瓜子二手车没有以与事实不符的广告方式博取眼球的利益驱动,也没有以此方式侵害消费者权益或获取不正当竞争利益。
二手车行业快速发展将对我国汽车消费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相信相关部门会本着广告发布所依据的数据、事实以及对行业、对企业推动扶持的态度,给出公平公正的处理意见。
瓜子二手车
2018 年 11 月 30 日
此前报道 新华社调查瓜子网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涉嫌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卖家多卖钱,买家少花钱。”通过多渠道、高频次的广告投放,瓜子二手车直卖网这句广告语近年来很火。记者调查发现,瓜子网宣称的“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与实际操作并不相符,其“包卖”服务从个人手中收车销售,同时还有中间商在平台上买卖车辆。
近日,记者通过瓜子网APP预约购买一辆轿车,向瓜子网济南销售人员提出见车主谈价格。销售人员说,可以约车主,但是怕车主没有时间。随后对记者说,这是“保卖”车,公司从个人手中收来的车,价格已经定了,没有跟车主谈价格的环节。
“车况佳、车主着急卖的车,我们会收过来做‘保卖’服务。瓜子先付给卖家八成车款,保证车辆在一定时间卖出,之后再付全款。如果车主不着急卖,就挂在二手车个人交易栏目中。”另一位销售人员说。
记者来到瓜子网位于济南的“保卖”车行。车行没有门面店,实际就是一处地下车库的部分区域,其中停放着100多辆待售车辆。
曾从事旧车交易市场管理的人士算了一笔账:瓜子网“保卖”车要收卖家车价2%服务费,收买家4%服务费、过户费700元上下、GPS安装费约1000元;“保卖”车上架七天内成交必须通过瓜子网办贷款,还要收车款22%的贷款服务费,贷款三年还要收相当于车款3%的金融返利,还没算强制性购买保险,这加起来至少10%的利润。
瓜子网相关负责人解释称,发展“保卖”服务是为了优化客户体验,可以集中看车,其实还是个人对个人的买卖。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律师分析,瓜子广告中比较明确、具体的承诺与实际履行情况发生背离。首先,买卖双方并非直接面议价格,而是分别与瓜子网签订合同,且看不到对方的合同。其次,瓜子网收取双方多种费用并从中营利,这些费用有些是消费者不能自主选择的。
本文标题:瓜子广告违规被罚,这句经典台词再也听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