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者之一,索罗斯只要在公众视野中露面10分钟,就足以影响市场。他”有钱任性“,凭借管理着量子基金里的巨额资金,曾对多国政府货币进行过狙击,屡次成功得手。在他73岁那年,为了要把美国总统乔治·布什从连任路上拉下马,给民主党捐赠了1850万美元,从而被称作世界上最愤怒的亿万富翁。
回顾索罗斯疯狂的投资生涯,既火爆神秘,又危险刺激。而他旨在探讨一个成功的投资者首要树立的哲学观点,更是引领了无数的投资者追随。
在全世界“兴风作浪”的量子基金
1992年9月15日,量子基金“兴风作浪”带来第一波高潮。
在长期观察英国政府的货币政策后,索罗斯凶狠出手,当天抛出100亿美元做空英镑。闻风而动的货币投资者们观察到英镑即将贬值,纷纷群起卖出英镑。到傍晚收市时,英镑对德国马克的比价已跌至欧洲汇率体系规定的下限。9月16日,英国政府彻底失败,宣布退出欧洲汇率体系。随后,意大利和西班牙也纷纷宣布退出欧洲汇率体系。
索罗斯成了这场袭击英镑行动中最大的赢家,在这一年,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增长了67.5%。他个人也因净赚6.5亿美元而荣登《金融世界》杂志的华尔街收入排名表的榜首(这个纪录一直保持至今) 。
1997年故技重施,沽空泰铢,触发亚洲金融风暴。
从迫使泰铢实行自由浮动开始,到使除港币之外所有东南亚主要货币在短期内急剧贬值为止。在索罗斯看来,“国际金融制度存在着巨大的空隙,固若金汤的国家金融防御体系其实不堪一击”。
狙击美国总统连任
索罗斯说,人人都崇拜他赚钱的本事,却没人愿意听听他的政治理念。2002年夏天,索罗斯展现出了他的政治狂热,在布什政权决定入侵伊拉克后,他认为,美国政府已变成了一个压迫政权。
事情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索罗斯在狙击布什连任的过程中败下阵来。据统计,2004年美国总统的竞选资金为10亿美元,相比之下,索罗斯不到2000万美元的贡献太小,很难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但是,这次同布什政府的决斗,索罗斯的政治理念也获得了全世界的关注。“过去我对这个国家代表的一切都非常满意,但是随着布什上台,以及布什政府滥用‘9·11’扩张权力,美国正带领世界向错误的方向前行,我看不惯,这也不正常。”
推翻传统的”反身性“投资哲学
相比在政治上的强烈付出,人们念念不忘的,还是其吸金之道。索罗斯在股票投资方面有自己的哲学观和参与投资游戏的独特方法。这就把我们带到了索罗斯的核心投资哲学理念——“反身性“面前。
什么是“反身性”呢?
通俗的理解,用物理学形象的比喻,就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反作用力可能会让原来的力更加偏离轨道。用索罗斯自己的学术性定义, “反身性”理论旨在推翻以古典经济学派代表的”有效市场假说“。
传统观点认为,自由市场是一个能够自动实现供求平衡的有效机制,通过无数交易主体之间的博弈,市场总是能够驱动价格最终趋于平衡,而这一正确定价便能够充分反映有关未来的信息。
索罗斯将上述观点斥为“市场原教旨主义”。他认为金融市场总是在扭曲地反映现实。金融市场不具有趋于均衡的倾向,反而有生成泡沫的倾向。
小盛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股市。
普遍认为,股市其实是一个投票机器。因为短期内,最终决定股票涨跌的是购买股票人数的多少,而不是公司本身的业绩。买的人越多,股票涨得越厉害。所以,当买股票的时候,大多数人想的其实是别人会不会也觉得这只股票好,会不会也买这只股票。
但根据反身性理论,每个人的这种意识都会叠加,即,我会想别人怎么想,别人也在想我会怎么想,所以最终是层层叠加的一个状态。结果就是股票会处于一个虚高的状态,不断地上升,而且越上升,反过来人们就越会觉得这只股票厉害,越会继续购买。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泡沫破裂。
反身性理论,让我们对投资有了一个警惕的预期。
此外,在其畅销的《金融炼金术》一书中,索罗斯详细的介绍了他如何利用“大众狂热”来获利,以及如何成为其成功的关键。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拿来一读哦~
文章最后,小盛整理了几条索罗斯投资哲学经典语录:
本文标题:股票投资大师索罗斯的哲学观